(一)毕业生规模与结构
1、毕业生规模与性别结构
学校2018届毕业生共4065人,其中男性毕业生2558人,女性毕业生1507人。
2、毕业生民族结构
2018届毕业生主要来自以下18个民族,汉族毕业生最多,有3700人,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1.02%;其次为土家族,有134人,占3.30%;第三为苗族,有99人,占2.44%。
3、毕业生生源地结构
2018届毕业生主要来自湖南省,湖南省生源有3477人,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5.94%;外省生源588人,占14.06%。外省生源中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源最多,有59人,占外省生源的10.37%;其次为广东省,占外省生源的9.14%;第三为安徽省,占外省生源的7.91%。
4、毕业生院系结构
2018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6个院系中,运输管理学院毕业生最多,有1016人,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4.99%;机电工程学院人数最少,有307人,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.55%。
5、毕业生专业结构
2018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以下35个专业中,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最多,有430人,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.58%;其次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,有403人,占9.91%;第三为会计专业,有286人,占7.03%。详见下表:
表1-3 2018届毕业生专业结构
单位:人数(人)、比例(%)
专业 |
人数 |
比例 |
工程造价 |
430 |
10.58 |
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|
403 |
9.91 |
会计 |
286 |
7.03 |
建筑工程技术 |
221 |
5.43 |
计算机应用技术 |
184 |
4.52 |
公路工程造价管理 |
169 |
4.15 |
商务英语 |
164 |
4.03 |
电子商务 |
160 |
3.93 |
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|
159 |
3.91 |
汽车运用技术 |
158 |
3.88 |
建筑经济管理 |
154 |
3.78 |
旅游管理 |
142 |
3.49 |
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 |
135 |
3.32 |
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|
131 |
3.22 |
物流管理 |
117 |
2.87 |
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|
109 |
2.68 |
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 |
96 |
2.36 |
文秘 |
75 |
1.84 |
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|
72 |
1.77 |
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|
72 |
1.77 |
物联网应用技术 |
67 |
1.64 |
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|
63 |
1.54 |
汽车定损与评估 |
55 |
1.35 |
市政工程技术 |
54 |
1.32 |
汽车电子技术 |
52 |
1.27 |
数控技术 |
51 |
1.25 |
工程机械控制技术 |
46 |
1.13 |
公路监理 |
39 |
0.95 |
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 |
35 |
0.86 |
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 |
33 |
0.81 |
工程测量技术 |
32 |
0.78 |
工程监理 |
26 |
0.63 |
轮机工程技术 |
26 |
0.63 |
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与营销 |
25 |
0.61 |
汽车整形技术 |
24 |
0.59 |
总计 |
4065 |
100 |
(二)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分析
就业率=(就业人数+灵活就业人数+自由职业人数+自主创业人数+升学人数+出国人数)/毕业生总人数。
1、总体及不同性别毕业生就业率
2018届毕业生共4065人,已就业3654人,总体就业率为89.89%。其中男性毕业生就业率为88.31%,女性毕业生就业率为92.57%。详见下表。
表1-4 2018届总体及不同性别毕业生就业率
单位:人数(人)、就业率(%)
性别 |
毕业人数 |
就业人数 |
就业率 |
男 |
2558 |
2259 |
88.31 |
女 |
1507 |
1395 |
92.57 |
总计 |
4065 |
3654 |
89.89 |
2、不同学院及专业毕业生就业率
2018届机电工程学院和运输管理学院就业状况最佳,其中机电工程学院就业率最高,为91.86%;其次为运输管理学院(91.63%)。
2018届各专业中,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、汽车电子技术和文秘专业排名前三位,人数较多的工程造价和会计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5.58%和95.80%。
(三)2018届毕业生就业流向
说明:本部分就业行业、就业职位类别和就业单位性质这三个指标分析时不包括出国、升学和自由职业的毕业生。
1、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
2018届毕业生以湖南省就业为主,在湖南省就业的有2630人,占总就业人数的68.88%;在外省就业的有1188人,占31.12%。在外省就业的毕业生以广东省为首选,在广东省就业的有560人,占外省就业人数的47.14%;其次为浙江省(7.15%);第三为北京市(5.72%)。
2、毕业生就业行业分析
2018届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为“建筑业”(45.12%);其次为“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”(11.43%);第三为“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”(7.01%)。
3、毕业生就业职位类别分析
2018届毕业生就业职位类别排名第一的为工程技术人员(46.73%);其次为其他人员(16.16%);第三为商业和服务业人员(12.14%)。
4、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析
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以其他企业为主,占76.67%;其次为国有企业(18.83%);第三为三资企业(2.06%)。在其他类型单位就业的毕业生较少。